低碳建築 由天台做起
今年法國政府通過新法例,規定所有新建商業大樓必須做天台種植,或放置太陽能發電板,為市區再添一項環保設計。近年,空中花園在德國和澳洲等地流行起來,加拿大多倫多更早在二零零九年立法,規定不論商廈或私人住宅,只要樓面面積超過二千平方米,業主都必須綠化建築物天台或屋頂的部分面積。
古人覓地建屋喜歡挨近風水林,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植被可以散熱和保溫,令附近環境冬暖夏涼,綠化天台就如替大廈安裝低碳冷氣機,以自然方法調節室內,尤其高層的氣溫,而且可以淨化空氣,增加休閒用地,一舉三得。香港雖然被喻為石屎森林,不過在鬧市心臟地帶卻有一個佔地五千平方呎的天台農圃,那就是銅鑼灣的希慎廣場。發展商早在興建商場時預留三十八樓天台,開闢六十塊農地,供租戶免費使用,現在已經全數爆滿,可見不少都市人非常渴望在市區耕種。
天台農地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智慧,就以希慎廣場為例,建築師打破一般商廈慣性設計,將冷氣散熱系統改放在其他樓層,又加固頂樓防水層,因此可以將整個天台劃成農地,泥土深達七至八吋,種出食用農作物,比起用盆栽耕種更可取,而且在中層設置人工濕地,收集雨水和和淨化辦公室的洗手水來灌溉,令這個空中花園在上述種種好處之外,進一步貫徹環保概念,珍惜和妥善運用水資源。如果其他發展商都可以興建天台農圃,都市人既能做到部分自給自足,亦為城市增加「抖氣」空間,將來甚至可以改變香港形象,塑造一個空中綠色森林。
http://www.toronto.ca/legdocs/municode/1184_492.pdf
http://www1.toronto.ca/wps/portal/contentonly?vgnextoid=3a7a036318061410VgnVCM10000071d60f89RCRD
Comments are closed.